宝岛,这是很多人脑子里从小就有的一个词。教科书或是课外读物上对于她的描述使太多人从小就对台湾,这个南端岛屿有着无尽的向往。这个秋天,我有幸以交换学生的身份,踏上了这片令许多人憧憬的土地。
九月七号来到台湾,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的时间。马上过半的交换生活有很多东西不同于我之前二十年的生活,很高兴,在这里与大家分享。我希望能够把这半年的经历写成一个系列的报道,让大家通过我的讲述,对于台湾有些许了解,不仅仅是环境,或是风景,也不仅仅是学习,或是生活,更有这里的人,这里的事,这里的文化。
这次,我想要跟大家讲的是初来乍到时的感受。
一下飞机,在学校的接机会面点报过到之后,我看到的是身边兴致勃勃地互相聊天的学生们。今年,静宜大学的交换学生多达100多个。不同肤色,不同国籍,不同口音,甚至是不同语言的交换学生彼此用各种方式交流着,大家很快从不认识到认识,再到熟悉。也就是说,从下飞机的那一刻开始,我们就已经走进了一个文化交流甚至是互融的过程。这一点,让我觉得意外有惊喜。意外,是因为来之前,我并不知道这次有这么多国际学生;惊喜,是因为这次的经历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与乐趣。
由于静宜大学在台中市,所以我们要从机场搭乘巴士从桃园机场回学校。中途,我们在告诉公路的清水休息站吃晚餐。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台湾的食物。与大陆商业街中的美食广场一样,极为相似的装潢和格局却供应着与大陆并不太相同的食物。虽说也有米饭和面食,可是台湾食物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中西结合。在我看来,有很多食物是中餐与日本料理的结合,还有一部分则可以算得上是中餐与西餐的结合。也就是说,完全传统意义上的中式食物是比较少见的。虽说在随后的日子里,我越来越多地发现我平时在家里可以吃到的东西,可明显的差异还是我对台湾食物的第一感受。
虽说之前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过很多关于台湾的节目,其中自然也不乏台湾街道景象的报道,但当我们真正下了高速公路(在台湾叫交流道),走进学校附近的普通街道时,我还是有一点点吃惊。毕竟是因为面积有限吧,台湾的街道都很窄,两边的店铺都不算大。大多都竖着的招牌,加上上面的繁体字,让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。夜幕中的街道上,人们赶着回家或是赶着到路边的店里吃饭,忙碌但不拥挤。
说到街道,我着实被这里的摩托车吓了一跳。台湾的马路上挤满了摩托车,这在大陆,是很久没有见到的场景了。我们停车集体去超市买当天的必需品时,看到人们带着头盔和口罩骑着摩托车从路上驶过,我顿时可以理解为什么静宜大学的停车场可以成为一绝了!O(∩_∩)O~~!摩托车,在台湾,绝对是一种文化!台湾人对于摩托车的依赖,实在是让我惊叹。摩托车,是很多台湾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摩托车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台湾街道的一道风景。
初到台湾,中西结合的食物和令人惊叹的摩托车,就是我对台湾的第一印象咯。
(在接下来的文字里,我会以单个片段的形式逐渐向大家介绍我看到的,甚至就发生在我身上的新奇的,或是对于我们来说不同寻常的事情,敬请期待与关注~)